2022年,金融信創加速了發展步伐,展露出我國對關鍵技術國產可控的堅定毅力與不變決心。從基礎層、芯片層到應用層,金融行業信創開始步入深水區,對核心系統的改造,也在信創領域業務部署實施的推進中按下“加速鍵”。
長亮科技從2020年起便開始有意識地探索金融信創,信創項目層出不窮。2022年恰逢金秋時節,長亮科技中標某股份制銀行的分布式核心技術咨詢與技術中臺項目,是信創探索之路的又一高光時刻。
全棧實力,輕咨詢走進大行
金融信創的推進方向是從大型銀行向中小型銀行滲透,因此大型銀行起到“領頭羊”的重要作用。
某股份制銀行為了滿足監管信創的要求,同時積極推進本行數字化轉型戰略目標,保障企業級業務中臺暨分布式核心建設有序開展,在正式立項前啟動了分布式核心系統建設前期技術研究工作,優先著手進行技術方面的調研和探索,做好技術研究和儲備,以利于分布式核心系統工程項目的正式建設階段更加快速高效、有的放矢。
基于前期的嚴謹調研、充分交流,該行對“國內優秀廠商在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建設上的成功經驗”這一標準尤其重視,長亮科技在幾家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優秀的落地實施案例正符合其訴求,與其它同等級廠商相比獲得了明顯優勢,順利拿到了該行分布式核心技術咨詢項目。
長亮科技在大行的信創實踐是寶貴的“源頭活水”,將結合該行現狀,通過嚴謹的評估與論證,分三階段設計該行分布式核心業務系統整體架構方案、遷移方案和現有核心系統的改造方案,形成對應的實施路徑和實施方案并進行合理的原型打造。
技術作杖,與大行共擎中臺
技術中臺不僅是一種技術實現方式,更是一種技術戰略和技術布局。
技術中臺的建設,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一,隨著銀行原有技術架構已經漸漸不能滿足當下高并發、大流量的業務場景,金融機構的系統升級和服務優化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第二,為滿足國家的信創要求以及銀行自身對自主創新的迫切需求,銀行業不得不將基于高性能、可伸縮性、彈性的分布式IT架構作為承載未來銀行業務的磐石。
第三,建設技術中臺也是銀行積極響應“十四五”產業數字化變革號召的有力舉措。技術中臺在產業鏈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一方面,它作為支撐平臺,為新核心業務的信創化、多元化、敏捷化和多樣化提供強大的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它可以收集相關數據,結合“湖倉一體化”的數據中臺、AI智能體系等進行數據價值提煉,為銀行業務形態的多樣化建設提供數據支持。
因此,該股份制銀行啟動技術中臺建設,通過建立敏捷、平臺化、微服務化的分布式IT架構體系,更好地支撐其核心業務,并希望在充分考慮對原有業務兼容性的基礎上,在金融服務模式創新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技術中臺的承建思路,是以“企業架構”為引導,基于“分布式+微服務+云原生+組件化”的設計理念進行 IT 架構落地。憑借對中臺的深刻理解和整體架構能力,長亮科技負責對該行現有的技術平臺進行全方位優化升級,幫助行方搭建和完善企業級單元化多活組件、企業級開發工具組件,并完成“多地多活”的建設目標。
與該行的深度合作,是對長亮科技兩個層面的良好驗證:第一,長亮科技有能力提供從業務咨詢、架構規劃到技術實施全面和專業的一站式服務,無縫對接客戶在業務發展各階段中的各類型需求;第二,長亮科技的技術平臺已在近幾年的大行實踐中積累了豐富先進的技術經驗,本次能夠為行方打造支撐業務形態的“航母級”中臺,為其新核心建設與未來業務發展深根固柢。
政策通常被認為是信創發展的最大驅動力,但技術創新同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實際需求推動金融信創向技術驅動型市場轉變。金融信創的實現與數字化建設都并非一蹴而就,離不開生態鏈各方的共同努力,長亮科技將秉持開放共贏、創新爭先的理念,與更多業界優秀的生態伙伴廣泛合作,同時集中自身優勢力量實現重點突破,致力于成為更多金融機構戰略轉型的強有力共建者,與他們在信創的踐行之旅中共同留下堅定而深遠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