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銀行自2016年啟動零售轉型戰略,隨著轉型不斷深入,為快速貼合業務發展需求,實現敏捷作戰,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長期IT建設成本及加強數據安全管理,信用卡中心率先踐行了“去IOE”。
一、“去IOE”的挑戰
在金融科技浪潮的席卷下,“科技”在現代金融業中的扮演的角色,早已不是單純的工具,某種程度上,甚至已經成為業務發展的引領。近年來,政府越來越重視數據安全和技術的自主可控,而金融系統作為經濟、民生的底層支持,其信息系統“去IOE”也成為監管力挺的建設方向。《中國銀行業信息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就曾明確指出,積極開展云計算架構規劃,主動和穩步實施架構遷移,到“十三五”末期,面向互聯網場景的重要信息系統全部遷移至云計算架構平臺,其他系統遷移比例不低于60%。
截止2019年6月底,平安銀行零售業務的營業收入在全行占比中已經達到56.9%,凈利潤更是在全行凈利潤中占比達到70.2%。零售業務的高歌猛進下,平安信用卡所扮演的入口角色功不可沒。作為零售轉型突破的尖兵,信用卡業務數據亦是貼地起飛。截止2019年6月末,信用卡流通卡量已經突破5500萬張,是2016年同期的2倍。三年翻番的快速膨脹對后臺的數據處理和系統運營能力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平安銀行原信用卡核心系統是傳統銀行普遍采用的國外系統主機軟件Visionplus,運行基于IBM大型機。該系統是國際上信用卡行業普及度較高的成熟系統,運行穩定,但客觀上也存在架構陳舊的現實痛點,與國內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已然形成脫節。而在業務規模的高速發展之下,“容量瓶頸”的局限也愈發明顯,系統的擴展能力受限,擴容成本高居不下。
多重痛點下,平安銀行開始了自己的“去IOE”之路,力求實現核心系統的自主可控,以獲得快速、靈活、彈性、創新的敏捷作戰能力。
在系統架構評估階段,平安銀行廣泛調研了金融行業的IT建設案例,分析論證各層次技術路線,有針對性的開展了多次POC驗證和多項技術專題測試,最終完成了適合平安銀行的信用卡新核心系統技術架構設計。
二、新核心系統的野心
作為零售業務重要的引流入口和服務載體,信用卡的服務體驗至為重要,背后考驗的是其產品設計和系統支持的綜合能力。而除了優化自身系統、提升服務體驗以外,亦將目光鎖定在了信用卡系統的行業痛點上。
平安銀行新一代系統的核心從容量、可用性、性能等各層面都進行了全方位升級。信用卡新核心系統采用先進的分布式可擴展的架構設計,千萬級用戶輕松擴容;與此同時,同城雙機房1:1雙活,異地災備,秒級同城切換,有效降低系統風險。實現了千萬級到億級飛躍的業務處理能力。新核心設計支持3萬/秒交易并發,支持30億交易賬戶,同時支持小時級批量處理時效,相比老系統,處理能力提升了10倍。
后臺的系統能力的提升直接加速了用戶前端產品的優化。新核心系統上線后,賬戶管理結構靈活性大大增強,個人信用卡賬戶會對不同賬戶進行合并,一賬多卡,實現了賬單、還款等產品策略的統一,體驗進一步優化。
此外,新核心系統支持全渠道24小時的實時申請、實時發卡和交易實時授權和風控。據了解,該系統能全方位全視角記錄客戶的各項賬戶信息,以實現精細化的業務運營和千人千面的客戶服務與營銷能力,根據每個用戶用卡特點和需求,實施靈活差異化的產品策略。
經測算,對比平安銀行信用卡老核心主機方案,新核心軟硬件成本節約70%。大幅降低了技術建設成本,并擁有了100%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系統。
在平安銀行“開放銀行”的經營策略中,信用卡新核心系統建成之際也將作為重要的服務能力進行輸出,2020年取代原核心系統全面投入生產使用。將同時與信用卡中臺建設齊頭并進,按信用卡大核心中臺策略不斷演進,夯實科技基礎,打造領先、敏捷的技術平臺,科技引領賦能業務。
——以上部分摘錄自:十字財經,原標題:獨家|平安銀行信用卡強勢“去IOE” 新核心系統首戰告捷
長亮科技的重任與擔當
長亮科技作為銀行傳統及互聯網核心系統、信用卡產品的IT龍頭企業,繼助力平安銀行成功上線平安銀行新核心騰龍(國內股份制銀行中第一家成功采用互聯網架構與技術,自主設計與研發的核心業務系統)后,在2018又一起攜手通力打造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統。
新信用卡核心基于分布式彈性微服務架構,支持水平擴展,可滿足新業務快速部署、IT應變能力提升的效果,產品組件化,全業務交易鏈跟蹤管理,主動式業務監控等能力可滿足互聯網時代實時準確的風控防范。
通過此次合作, 長亮科技將會與平安銀行一起,在我國銀行系統去“IOE”以及IT系統及應用軟件國產化方面探索出一條光明之路,踐行著行業領路人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