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在2020IDC中國金融論壇暨頒獎典禮上,張家港農商行新核心項目憑借著在金融分布式技術的突出成績,榮獲“2020年度中國金融行業技術應用場景創新獎”。
這個獎項實至名歸,張家港農商行新核心項目對我國銀行界來說意義非凡,作為國內首例傳統銀行核心系統數據庫國產化落地案例,成功打破了國外數據庫廠商對我國傳統銀行核心系統的壟斷,可以說是歷史性的突破,成為我國銀行業去“IOE”進程中的里程碑。
這個曾經轟動中國銀行界的項目,上線運行一年,新核心系統的表現如何,又給張家港行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小編帶你一起從歷史走進現在:
萬事開頭難 走前無古人的路更難
話說當時,信息安全問題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而張家港農商行“心臟” 已經用了14年,難以再支撐行內的業務發展需求,在這種內外因下,張家港迎來了核心系統國產化的契機。
萬事俱備,還需東風,長亮科技和騰訊就是這股東風,一個做核心系統很牛,一個擁有國產金融級數據庫, 但在以穩定為前提的金融業,想做“首個國產數據庫核心系統”, 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個決策太難了,萬一出了問題,就是天大的責任,核心系統與國產數據庫是否可以完美兼容適配?國產數據庫究竟有沒有隱患問題?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因素。
不過張家港精神,有一句叫做“敢于爭先”,經過高層不下十輪會議研究討論,董事長季穎最終拍板,這事張家港行干了!
為確保萬無一失,張家港行做了一個兜底計劃,即國產分布式TDSQL數據庫和集中式數據庫數據準實時同步策略,在緊急場景下可以快速切換數據庫。
2019年8月18日 值得被銘記的歷史時刻
歷經400多人,整整一年的奮戰,一次又一次深入測試與技術驗證,2019年8月18日,張家港農商銀行采用國產數據庫的新核心系統成功上線投產且高效穩定運行。
張家港行新核心上線合影
張家港農商行新核心項目也因此成為了傳統銀行核心系統數據庫國產化成功落地的“第一行”,在銀行業歷史豐碑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筆。
當大多數銀行還在觀后效,張家港農商行新核心已經起飛
自國產化數據庫核心系統上線后,張家港行可謂十分熱鬧,天南海北的銀行紛紛來取經,長亮科技和騰訊也同樣門庭若市。
但就像之前說的,金融業以穩定為前提,雖然取經的銀行多不勝數,但顧慮也不少。張家港行新上線的核心的性能成績是十分逆天,但這個是不是一時表現呢?長期運行下去會不會出現問題呢?這些需要時間去檢驗。真正開啟核心系統國產化之路,大多數銀行都在等待,以觀后效。
張家港行新核心上線至今正好一年,那新核心現在表現如何呢?這也是銀行業十分關注的問題。
小編從張家港行科技部處了解得知,新核心上線一年后實現了張家港行業務的十大目標,有效支撐對接了數百個外圍系統,運行平穩、運維高效,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日均交易量69萬筆,單日峰值交易量180萬筆;
?處理能力達6200TPS(以賬戶5000萬壓測),并可通過在線擴展再次提高性能;
?批量代發代扣每1萬筆20秒內完成,提升了3倍;
?存款季度結息耗時13分鐘,提升了9倍;
?貸款季度結息耗時3分鐘,提升了10倍;
?日終跑批耗時17分鐘,提升了6.5倍;
?年終結算日總計耗時35分鐘。
以上批量業務過程中數據庫系統負載均保持在10% 以下。
以上一個個數據最有力的證明了張家港行國產數據庫核心系統項目是成功的。
再次談及張家港行新核心項目,張家港行董事長季穎不由感慨:“這個項目極具挑戰性,能完美地做好,長亮科技功不可沒。這個項目實施周期短、業務范圍廣、系統整合多、數據遷移難度大,所以對長亮科技來說,在實施難度、工程進度、項目質量等方面都存在著極大的挑戰。但長亮科技敢為,也愿意和我們一起去面對未知的困難和挑戰。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表現也十分專業、敬業,與我行及TDSQL團隊積極溝通、主動探索,確保TDSQL在傳統核心業務系統中的高效、穩定運行,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
張家港行董事長季穎
新核心系統投產至今已逾一年,運行穩定,性能突出,為中小銀行新核心國產化提供了可復制借鑒的案例,必將帶動金融行業系統架構的顛覆性變革,這也是張家港行新核心項目榮獲IDC 2020年度中國金融行業技術應用場景創新獎的重要原因。
每一段歷史的重要變革點,總是有那么一群人,不墨守成規,敢為人先,克服千難萬險,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在這里深深地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