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3日,鄭州銀行采用長亮科技“新一代票據交易系統”直連接入“中國票據交易系統”上線成功。
直連票據交易系統的正式上線投產,將使業務人員擺脫繁瑣的票交所客戶端手工登記工作,實現與內部系統票據數據的直連貫通,大幅度提高其票據業務的安全性、透明度和交易效率,有效提升防范票據業務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新一代票據交易系統”結合金融機構現有紙票、電票、票據池、互聯網票據等系統,為金融機構提供無縫直連接入“中國票據交易系統”整體方案,包括登記托管、影像管理、實物流轉、票據交易、報價詢價、清算結算、財務核算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 多模式選擇:即支持票交所客戶端模式接入,也支持全直連、交易直連、非交易直連等模式,并可從各模式平滑升級至全直連模式。
- 直連市場票據系統:原生態支持對接長亮科技實施的票據系統,同時可實現對接其他廠商的票據系統。
- 紙電融合方案:系統規劃初期即充分考慮2018年10月的紙電交易融合階段以及未來紙電系統融合對票據交易系統的要求。
- 專業的票據業務咨詢和系統實施團隊:多年項目沉淀專業的實施團隊,滿足客戶對于系統上線節點的要求。
目前,長亮科技“新一代票據交易系統”正在為鄭州銀行、東莞銀行、東莞農商、青島農商、宜賓商行、新疆匯和銀行、中興財務公司等金融機構提供服務,長亮科技將持續為眾多的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及非銀金融機構提供專業、可靠的直連票據交易系統,更好地推動新時代票據市場的創新發展。
延展閱讀:
中國票據交易系統的起源
2016年12月8日,由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設立的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上海票交所正式開業運營。同日,中國票據交易系統開啟試運行,標志著全國統一、信息透明、以電子化方式進行業務處理的現代票據市場框架初步建立。
- 參與者眾多、交易價格透明的有效市場:票交所參與者將包括銀行及非銀金融機構,交易產品可涵蓋票據直貼、轉貼現、再貼現、票據基金、特殊目的載體(SPV)、票據資產證券化(ABS)等,交易總量將逾百萬億。在此一體化票據交易市場上,區域差別得以消除,交易價格將充分體現市場競爭性。
- 運營成本大幅降低:票交所對銀行間紙質票據交易實行全面托管,轉貼現交易全面電子化,由此可省去原轉貼現交易項下大量的驗票、傳遞、保管等人工操作。
- 符合央行對票據業務監管的趨勢:票交所實施全面電子化交易,紙質票據繳存托管轉化為電子介質后,央行對票據業務的監管可覆蓋至所有票據業務的全過程。
票交所成立初期,就按照確定目標、分步實施的戰略規劃,先后實施和推動中國票據交易系統(一期)項目、電子商業匯票系統物理遷移、中國票據交易系統直連接口項目、紙電交易融合、紙電系統融合項目。
目前正處于直連接入的聯調上線窗口,各參與者正穩步實施,為直連接入和后續的紙電融合階段打好堅實基礎。